福建省三八紅旗手登記表
姓 名 | 王丹丹 | 性 別 | 女 | 出生年月 | 1962.03 | 民 族 | 漢 | 文化程度 | 大學本科 | 政治面貌 | 致公黨黨員 | 工作單位及 職務或職稱 | 泉州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院長,教授 | 通訊地址 | 福建省泉州市寶洲街萬達廣場
5A1202 | 郵 編 | 362000 | 電話及手機 | 13805068063 | 電子郵箱 | wwdds@126.com | 主要工作簡歷 |
1.1977.09-1981.12 福建師范大學藝術系音樂專業(yè)學習
2.1982.01-1992.06 泉州師范學校教師
3.1992.06-1998.12 泉州師范學校高級講師、藝師部副主任
4.1998.12-2001.07 泉州師專副教授、藝術系副主任
5.2001.07-2010.01 泉州師范學院藝術學院副院長(2004.07晉 升教授)
6.2010.01-2011.05 泉州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副院長
7.2011.05--2013.12 泉州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泉州南音學 院副院長(2011.12遴選為碩士生導師)
8.2013.12—— 泉州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院長
9.2015.06—— 致公黨泉州師范學院主委
| 廳級(含)以上獲獎情況 |
獨撰論文《閩臺地區(qū)閩南方言民歌特色》獲福建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省政府獎)。
《關于南音傳承問題的思考》等系列論文獲福建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
作為項目組第一主要成員,成果《培養(yǎng)南音本、碩人才,傳承國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獲福建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中國泉州南音教程》(第二作者)獲福建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
作為《泉州南音高等教育研究與實踐》項目組成員,《中國泉州南音教程》(第二作者)2005年獲福建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撰寫的論文《泉州師院音樂學(南音方向)復合式教學模式探究》參加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高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評比榮獲二等獎。
創(chuàng)作的二胡曲《隔海情》參加福建省“音樂舞蹈節(jié)”榮獲創(chuàng)作獎和演奏獎(均為最高獎)。
參加福建省第六屆音樂(器樂)比賽,榮獲專業(yè)教師組一等獎。
創(chuàng)作的二胡獨奏曲《海峽情》參加華東地區(qū)文藝匯演榮獲創(chuàng)作獎。
2005-2006年度被評為“福建省女職工標兵”。
2003年被評為泉州市“女職工成才標兵”。
| 主要事跡 | 2009年擔任音樂與舞蹈學院副院長,分管教學、科研、實踐工作至2013年12月主管學院工作以來,兢兢業(yè)業(yè),全力付出,2015年在全體女教職工的努力下,學院榮獲泉州市“女職工標兵崗”,組織師生承擔大量的省、市大型展演活動,積極服務于地方社會文化建設。多年來致力于民族音樂理論的研究工作,編著出版了我國首部高校南音教材《中國泉州南音教程》(第二作者),主持了六項省社科基地重大項目、一般項目的研究工作。幾年來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如國際傳統(tǒng)音樂學會第37屆世界年會、亞太民族音樂學會第十屆國際會議、泉州國際南音學術研討會,并在會上宣讀論文。2006年榮獲泉州師范學院第二屆教學名師獎,經常受邀參加我省、市一些重大慶典文藝演出活動,并在電視專題片《古城之韻》中擔任二胡獨奏。指導學生參加福建省賽事、演出活動,榮獲”福建省第二屆二胡比賽”專業(yè)組銀獎;創(chuàng)編節(jié)目《正月點燈紅》、《望春風》獲得省教育廳主辦的“福建省藝術院校文藝調演”一等獎、三等獎。 | 主 要 事 跡 | 王丹丹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泉州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院長,“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入選者,獲評泉州市首屆“海納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計劃~泉州市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南音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音樂與舞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負責人、福建省精品課程《器樂》負責人,系國際傳統(tǒng)音樂學會會員、中國社會音樂研究會理事、福建省音樂家協會胡琴藝術委員會副會長、泉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多次擔任福建省社科成果評審專家。 2009年擔任音樂與舞蹈學院副院長,分管教學、科研、實踐工作至2013年12月主管學院工作以來,兢兢業(yè)業(yè),全力付出,2015年音樂與舞蹈學院在全體女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榮獲泉州市“女職工標兵崗”;2003年被評為泉州市“女職工成才標兵”;2005-2006年度被評為“福建省女職工標兵”;2006年榮獲泉州師范學院第二屆教學名師獎。多年來致力于民族音樂理論的研究工作,編著出版了我國首部高校南音教材《中國泉州南音教程》(第二作者),主持了六項省社科基地重大項目、一般項目的研究工作。獨撰論文《閩臺地區(qū)閩南方言民歌特色》獲福建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 (省政府獎);《關于南音傳承問題的思考》等系列論文獲福建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作為項目組主要成員,成果《培養(yǎng)南音本、碩人才,傳承國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獲福建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中國泉州南音教程》(第二作者)獲福建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作為《泉州南音高等教育研究與實踐》項目成員之一,該成果2005年獲福建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幾年來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如國際傳統(tǒng)音樂學會第37屆世界年會、亞太民族音樂學會第十屆國際會議、泉州國際南音學術研討會,并在會上宣讀論文。撰寫的論文《泉州師院音樂學(南音方向)復合式教學模式探究》參加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高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評比榮獲二等獎,創(chuàng)作的二胡曲《隔海情》參加福建省“音樂舞蹈節(jié)”榮獲創(chuàng)作獎和演奏獎(均為最高獎),參加福建省第六屆音樂(器樂)比賽,榮獲專業(yè)教師組一等獎,創(chuàng)作的二胡獨奏曲《海峽情》參加華東地區(qū)文藝匯演榮獲創(chuàng)作獎。經常受邀參加我省、市一些重大慶典文藝演出活動,并在電視專題片《古城之韻》中擔任二胡獨奏。指導研究生參加福建省專業(yè)賽事,榮獲“福建省第二屆二胡比賽”專業(yè)組銀獎;創(chuàng)編節(jié)目《正月點燈紅》、《望春風》獲得省教育廳主辦的“福建省藝術院校文藝調演”一等獎、三等獎,指導研究生、本科生獲批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項目十五項。 | 推薦單位意見 |
(蓋章) 年 月 日 | 設區(qū)市 婦聯意見 |
(蓋章) 年 月 日 | 省婦聯 審核意見 |
(蓋章)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