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泉州南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泉州師院舉行。作為首批當選東亞文化之都的城市,泉州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泉州南音是福建省唯一一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被譽為“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樣式,是閩南文化的杰出代表。在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就南音的彈唱技巧、傳承與發(fā)展等展開研討,暢所欲言。
?? 把南音當做 “國樂”對外推廣
??? ■權五圣(亞太民族音樂學會會長、韓國漢陽大學名譽教授、韓國藝術院院士)
早在1990年,權五圣就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一起到泉州“海絲點”考察,那也是他首次接觸泉州南音。這次研討會是他第十次來到泉州。
?????“韓國傳統(tǒng)文人音樂叫‘歌曲’,也被稱為萬年長歡之曲,韓國‘歌曲’和泉州南音在表演形態(tài)和演奏方式上很相似?!睓辔迨フf,韓國“歌曲”的歷史可追溯至高麗末期,其以時調詩為歌詞,用伽倻琴、玄琴、奚琴等管弦樂器演奏,其中泉州南音的二胡與韓國“歌曲”的奚琴在演奏方式上是相同的。
??? “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當選東亞文化之都意義非凡?!睓辔迨ソㄗh泉州政府抓住這一契機,將泉州南音作為中國“國樂”對外推廣,就像中國把京劇作為國劇一樣,提升泉州南音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 琉球宮廷樂與泉州南音淵源深厚
??? ■比嘉悅子(日本琉球大學沖繩縣立藝術大學客座教授、沖繩縣御座樂復原研究會會長)
比嘉悅子介紹,日本琉球御座樂即宮廷樂,與泉州南音有著深厚的淵源,雙方的交流可以追溯到五六百年前。琉球向中國學習了很多音樂,并在宮廷演奏。琉球宮廷與當時中國朝廷的交往最先是通過泉州開始的。當時,日本在泉州、福州都設有“琉球館”,琉球人每次來中國學習,都會駐扎很長一段時間,南音等經(jīng)由泉州傳入日本,發(fā)展成為御座樂。至今,日本御座樂的很多樂器和演奏等與泉州南音十分相近,至今保留著“閩南什音”的影蹤,琉球的三線琴就由泉州傳入。
?????“南音是中國非常傳統(tǒng)古老的樂種,南音作為‘海絲’起點泉州的文化瑰寶,讓我更感興趣?!痹诒燃螑傋拥难劾铮菽弦麸@得更古老,傳統(tǒng)氛圍更濃,保存得更完整,不愧是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
???? 舉辦更多活動推廣泉州南音
??? ■丁宏海(新加坡湘靈音樂社社長)
新加坡湘靈音樂社是東南亞一帶著名的南音社團,已有70多年的歷史?!斑@些年來,湘靈音樂社與泉州的南音樂團聯(lián)系很多,泉州南音樂團也應邀參加新加坡藝術節(jié),頻繁的交流讓音樂社的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丁宏海說,湘靈音樂社日益得到新加坡各界的重視,官方也撥款加以扶持。
丁宏海說,南音有益于身心健康,只要靜下心來認真地聽,就能讓自己走進美妙的世界,全身心放松。泉州作為東亞文化之都,希望今后通過學術性探討和更多的活動,讓這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更大范圍內得到推廣。
??? 在宏觀的視野下研究傳承南音
??? ■項陽(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上世紀80年代,項陽在廈門大學時曾學了一學期南音課程,對南音有了初步的了解?!澳弦艄艠愣溲?,博大精深,是傳統(tǒng)文化的物化?!表楆栒J為,一直以來,南音的保護和傳承擁有較為廣泛的民間基礎,政府部門和民間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方面的傳承做了很多工作,學術研討會不斷地舉行,也說明南音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 “希望能置于更宏觀的視角,再來研究和推廣南音。”項陽說,在更宏觀的視角下,可能會有新理念新視野下的認知,建議文學界、戲曲界、宗教界等社會各界共同研究,加之政府的推廣和民間的保護,老百姓有了文化認同感,相信南音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把南音放在泉州豐厚的文化中研究
??? ■王耀華(福建師范大學海峽兩岸文化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
祖籍福建安溪的王耀華,對兩岸文化的交流有著深入的了解,對兩岸南音的歷史與現(xiàn)狀、傳承與發(fā)展同樣頗有研究。
??? “被譽為‘中國音樂活化石’的南音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南音發(fā)祥地是福建泉州,除在閩南地區(qū)廣泛流傳,更遠播至臺灣、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等地。”王耀華認為,南音要繼續(xù)傳承和發(fā)展下去,就得對其進行常態(tài)化、多方位的研究,并且把南音放在泉州豐厚的歷史文化中深入研究;把南音的理論研究與傳承發(fā)展實踐相結合起來,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使其適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加強海內外的交流與協(xié)作,共同推動南音的發(fā)展,使其真正成為廣大民眾的精神糧食,真正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海峽兩岸共同打造南音文化品牌
??? ■王心心(臺灣心心南管樂坊創(chuàng)辦人)
??? 王心心生長于泉州,1992年移居臺灣?!按舜蔚难杏憰俏?guī)е?0年來在南音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回到家鄉(xiāng)與大家交流?!蓖跣男男ρ浴?/span>
?????“南音是老祖宗留下的非常好、有養(yǎng)分的藝術形態(tài),其最為可貴的是其內在的精神,而不是外在的形式?!蓖跣男恼J為,現(xiàn)代人應該結合新的時代特征、新的思維,賦予南音新的內容,推動南音更好地發(fā)展。
王心心說,南音是海峽兩岸人民同根同源、認祖歸宗的文化樣式,是連接海峽兩岸同胞的一條重要文化紐帶,海峽兩岸應共同傾力打造南音這一世界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增強城市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吸引力。
原文鏈接:
泉州晚報:http://szb.qzwb.com/qzwb/html/2014-03/02/content_642795.htm
東南網(wǎng):http://qz.fjsen.com/2014-03/02/content_13600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