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十時,我校召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五四運動99周年師生座談會。校領導林偉、宣傳部、學工部、社科處、校團委,網(wǎng)絡信息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各二級學院團委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共計50余人參加座談會。座談會由校團委負責人主持。
首先,全體人員收聽收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實時直播,聚精會神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進行記錄。直播結(jié)束后,與會師生代表結(jié)合自身的工作、學習和成長經(jīng)歷,分享了聆聽總書記講話的感受。
外國語學院學生代表陶杰說道,五四精神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倳浱岢龅摹皭蹏?、勵志、求真、力行”不僅為我們引領了方向、明確了目標,還教我們怎么樣實現(xiàn)人生理想,怎么樣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表示,作為師院學子要自覺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自覺投入到增強本領學習中,立鴻鵠志,做奮斗者,為學校實現(xiàn)“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作出應有的貢獻。
校學生會主席、工商信息學院學生李燕紅說道,今天,我們紀念馬克思向這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致敬,是為了堅定“為民族復興”的使命。閱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讓她深受觸動,“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從實踐起步”。她表示,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新泉師是逐夢者的舞臺,作為一名泉師學子要筑夢于心,圓夢與行。要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融入到時代與學校的各項事業(yè)中。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代表王麗博士認為,馬克思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奮斗的一生,他是最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性、實踐性、開放性和革命性,是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靈魂。她表示,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們都是馬克思的學生,要自覺學精、悟透、學好馬克思的理論精髓;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在責任擔當上必須有使命自豪,在實踐上必須有行動自覺。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代表徐莉教授認為,馬克思是一個追求精神生活、品行高尚的人,是一個具有多元化形象的思想家、目光銳利的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家、激情滿懷的革命家,他用整個人生踐行著青年時樹立的人生理想,他的選擇在任何時代都是青年的標桿和榜樣。她表示,馬克思主義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有著不同的時代內(nèi)涵和精神歲月,必然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不朽傳奇。
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劉玉生教授表示,“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工作者,我感到無比自豪,同時也認識到肩上責任更加重大?!彼J為紀念馬克思最好的方式一是要好好研讀馬克思主義的經(jīng)典著作;要懂得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觀點方法指導我們更好地更正確地來認識世界;要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校黨委副書記林偉對師生的發(fā)言表示高度贊同,指出,2017年以來,學校提出了“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取得了一系列標桿性的成果和顯著成績,這正是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高等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立德樹人的真實寫照。他強調(diào),在五四青年節(jié)和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到北大考察調(diào)研并發(fā)表的重要講話闡明了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奮斗方向和發(fā)展途徑,充分體現(xiàn)了對全國高等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學生的親切關(guān)懷。當前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首先就是要緊緊把握住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希望廣大師生要積極參與到馬克思主義學院圍繞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舉行的一系列活動中,積極參加學校泉州灣大講堂的學術(shù)講座,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堅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學生成長成才打下科學的思想基礎。第二要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設高素質(zhì)的教師隊伍。全體教師要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第三要高度重視青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切實把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做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到每一位師生,努力貫徹落實到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
本次座談會旨在統(tǒng)一思想,形成共識,堅定信心,團結(jié)帶領廣大青年師生繼承和弘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把個人前途和國家命運、學校發(fā)展緊密結(jié)合起來,堅守愛校榮校的高尚道德情懷,積極為實現(xiàn)學校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貢獻力量,以優(yōu)異成績向60周年校慶獻禮,努力成長為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