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發(fā)布日期:2021-09-16 作者: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下午好!
在第37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為優(yōu)秀教師代表,在這里與各位領導、老師們一起分享教師節(jié)的快樂。我只是一名普通老師,在平凡的教師崗位上做了自己該做的工作,感謝得到大家的厚愛,今天站在這里,我不敢班門弄斧,只想把我在教學和科研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記得我在參加工作之前,我的導師曾對我說過:“在高校,上好課是你的立足之本?!蔽乙恢崩斡浝蠋煹慕陶d,參加工作不久后,我開始承擔《古代漢語》這門課,為了做好充分的準備,我一邊查找資料備課,一邊向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授請教,我曾完整地跟聽了趙宗乙教授兩個學期的古代漢語課。當時作為新老師,我發(fā)現(xiàn)只有把每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爛熟于心,才能更加自如地在課堂上演繹發(fā)揮,因此在上課之前我會熟記教案,會對著鏡子反復演練,精益求精。在我的努力下,我曾獲得過全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省級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三等獎等成績。而在參加賽課和被聽課、評課的過程中,我更深刻意識到上課不能只停留在教學表現(xiàn)、教學設計上,更重要的是圍繞教學目標在教學內(nèi)容上深雕細琢,不能只注重自己的講授,要更多關注到學生的接受和反饋?!抖Y記·大學》里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為人做事應該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要以“今日”否定“昨日”?!豆糯鷿h語》是我最熟悉的課程,但是如果不改革不創(chuàng)新,這門傳統(tǒng)的基礎課會在按部就班中陷入一潭死水,于是我要求自己盡量不重復使用同一份教案,在日常閱讀中多留意積累素材,及時保存和記錄教學資料,以保證每一學年的教學內(nèi)容都有所推新、與時俱進。在學校教學管理的推動以及我的常年積累努力下,我負責的古代漢語課程獲得省級線下一流課程,在這門課的建設完善過程中,我收獲了學生們的認可,也充實了自我。
再者,來談談科研。我主要談兩點體會,第一,做科研要持之以恒。找準自己的科研方向之后,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即便雜事纏身,每天也要爭取擠出一些時間為自己的科研基石添磚加瓦,正所謂“為學,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我從2010年讀博以來,致力于清代正音文獻的語言研究,這個研究領域相對清冷,要甘坐冷板凳,寫出的論文還時?!盁o家可歸”,我也會心灰意冷,但是所幸這十年來我一直沒有放棄,一字一詞地錄入文字資料,購買所有相關研究材料,撰寫讀書筆記、學術論文,堅持不懈地點滴積累。只要心中“念念不忘”,相信終有一天會有“回響”;近年來,我獲批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福建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2項,獨立撰寫并公開出版專著1部,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辭書研究》等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20多篇。第二,科研要反哺教學。教育部提出高校課程要對標“兩性一度”,其中有一點要求是課程要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度”,也就是教學內(nèi)容應該具有深度和廣度,這就不是普通教材可以解決的問題,這需要老師對自己的“學科學術”能力有要求,要勤閱讀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學術論文,及時將學界學術成果引入課程,只有將科研工作中獲得的經(jīng)驗反哺于教學,課堂教學才能出彩。我認為,作為一名大學教師,不應將教學和科研割裂開來。教學做得好,不一定科研做不好??蒲凶龅煤?,教學應該做得更好。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在這里,再次感謝學校各位領導的關心和鼓勵,感謝各位老師給予的無私幫助,是你們的支持讓我不斷成長和進步,同時也要感謝我的學生們對我的信任和配合,這是我前進不懈怠的力量源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把這份榮譽化作鞭策和動力,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獻給學校,奉獻給學生,一如既往地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最后,祝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教師節(jié)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