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江山 馬玉環(huán) 實習記者 戴青)繼2012級新生心理普查之后,校心理咨詢中心根據有關數據完成新生心理狀況的評估,著手信息反饋,并進一步深入二級學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從11月中旬起至12月中旬,校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分批在14個二級學院開展了一系列心理輔導講座。旨在提高新生心理保健意識和心理調適能力,引導新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各二級學院2012級新生共同參與。
講座伊始,校咨詢中心的老師以幽默風趣的話語自我介紹,并與大家分享了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基本概況。大學究竟是什么?這樣一個問題引領大家對人生的認真思考。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老師悉心介紹了一系列心理普查知識:本著了解心理、助人成長的態(tài)度,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開展新生心理普查;以合理參考、服務自我的原則看待心理測驗結果。一個精彩的伊索寓言新編――狐貍與葡萄的故事掀起了講座的高潮。其闡述了不同的做法,改變了以往狐貍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傳統(tǒng),做法豐富多樣而不單調。講座期間,心理咨詢中心老師強調要關注自身心理健康,正確對待自己的心理,并傳授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心理調節(jié)方法,包括傾訴等情緒宣泄法和認知調節(jié)法兩大法寶。講座接近尾聲,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希望有更多的學生可以憑借心理咨詢這一平臺,及時處理自身的心靈傷口,增強心理素質,健康成長。
一直以來,我校非常重視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心理咨詢中心老師的系列講座認真地反饋了新生心理普查,幫助新生適時調整心理狀態(tài),加深對心理咨詢的正確理解,為新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