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代書院》面世
書院,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殊的教育組織形式。自唐末至請初,泉州歷代共創(chuàng)建了幾十所書院,著名者如一峰、小山叢竹、清源、崇正、石井等等。至今泉州仍有一些書院的遺址。這些書院是如何創(chuàng)建的?它們的運行有何特點?它們對泉州古代文化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生活究竟又有哪些影響?也許不少泉州人都想對此有所了解。
泉州師院院長陳篤彬研究員、圖書館館長蘇黎明教授合著的《泉州古代書院》一書,已由齊魯書社出版,近日同讀者見面。
《泉州古代書院》一書借助大量地方志有關書院的記載,論述了泉州古代書院的起源,并對宋、元、明、清各代泉州書院的發(fā)展進行了考述,使人們得以窺見泉州曾是福建乃至全國書院制度頗為興盛的一個地區(qū);該書對泉州古代書院的各種特點進行了深入的闡析,使人們得以了解書院與其他教育機構的突出差異;該書以不小的篇幅闡述了泉州古代書院的影響與啟示,既為了解泉州向學重文的傳統(tǒng)提供了十分具體而生動的例證,亦為當今發(fā)展泉州教育事業(yè)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歷史參考。誠如著名教育史專家,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劉海峰博導在該書序言中所言:“該書的出版必定會推動福建教育史和文化史的深入研究,也會促使福建其他地區(qū)書院史和科舉史研究的進展。”(亦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