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18日,福建省教育評估事務所評估組對我校及二級學院教學評建工作進行指導性評估。18日下午,評估反饋會在第二會議室召開。評估組全體成員、校領導洪輝煌、陳篤彬、張舟、賴新民、王炳慶、林華東以及各二級學院(部)、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議。反饋會由副院長林華東主持。
評估組專家們通過聽取匯報、查閱材料、聽課、召開師生座談會等方式對我校的教學工作狀況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檢查。專家們認為,我校自2000年3月組建本科院校以來,總的發(fā)展勢頭很好,可以說,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尤其是在“迎評”工作中,全校師生齊心協(xié)力,團結拼搏,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股積極奮進的力量。主要表現在:辦學思路明確、先進;辦學定位準確、清晰;教學管理規(guī)范化、制度化達到較高水平;師資隊伍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教授高學歷人數迅速增加,學校領導在“迎評”工作中措施得力、思路明確。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專家評估組針對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和看法:一、從硬件方面來看: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35周歲以下青年教師中有碩士學位的應有的比例要千方百計達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舉措應有詳細具體的具體材料,比如:進修、培訓、考研、考博的人數等等。關于“自評依據”材料的撰寫,要針對評估指標內涵,簡明扼要。總的來說,提供的背景材料要體現“針對性、統(tǒng)計性、有效性、效果性”,力求概念搞清楚、時間地點詳細、過程結果有記錄等。關于學科建設:這是評估中很重要的一項,應有“校級重點學科和一般學科”分門別類的詳細記錄,包括學科建設帶頭人的確定、建設規(guī)劃的會議記錄、科研成果等。關于藏書數、實驗設備等要注意時代性,即統(tǒng)計“人均數”時要注意把已經被淘汰的過時的書籍、儀器設備等排除在外。關于教研室的教研活動、教材的處理:要注重介紹學科前沿信息、最新學術動態(tài)、最新科學技術進展。教師應有較寬闊的學科視野、能把學生引入學科最新發(fā)展境界去自主發(fā)展。關于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要高起點、高要求、高視角,即要求搭建適應現代化教育需求的平臺,從現代教育思想的高度和要求,從“人文素質+科學素質”的人才培養(yǎng)視角來設計人才培養(yǎng)模式。二、從“軟件”的角度來看:關于“二級學院的建設”,要從“有沒有”的角度上升到“好不好”來認識。即要從規(guī)范的整齊的系統(tǒng)的材料準備提高到這些具體的材料、舉措、措施實施的效果如何,簡單說,要注重二級學院的內涵建設。關于學風建設,要重視學生曠課問題,要加大學風建設研究力度。關于教學方法方式,這個問題要引起極端重視并抓緊研究,青年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正確要研究,課堂教學不能單向灌輸,要通過問題的研究、探討來達到師生互動,要把學生引入到探究性學習中去,培養(yǎng)學生善疑,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和習慣,這也是體現“終身教育”理念,這才談得上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服務”。專業(yè)建設要從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中體現出來,也就是要有具體舉措。課程改革要進一步深入。師范院校還要加大對基礎教育“課改形勢的研究”?!敖谈摹鄙钊脒M行,教師才能把教改中的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去。在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中,要充分發(fā)揮督導室的作用。關于特色教學:要發(fā)揮歷史文化名城優(yōu)勢,比如辦南音專業(yè)是很好的,但體制、機制和創(chuàng)新教育要充分體現出來。要深刻理解“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20字方針”的含義。
校黨委書記洪輝煌和院長陳篤彬對專家評估組的卓有成效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同時認為,專家們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評估組的真知灼見概括性與針對性很強,為我們指出了方向、找出了問題,也增強了我們的信心。我們一定要深入研究,“知己知彼”;狠抓整改,深入部署;舉一反三,抓住不放;上下聯(lián)動,攻堅克難;加強督導,調動積極性,為爭取明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而不懈努力。(許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