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晚上,教育科學學院于特教大樓開展 “學而講堂”系列專題講座,邀請福建省特級教師、福建師范大學兼職教師徐國裕、寧德師范學院附屬小學黨支部書記、副校長楊良春、福建省特級教師、莆田市城廂區(qū)靈川中心小學副校長、徐國裕名師工作室成員蔡鳳梅、寧德師范學院附屬小學數學教研組組長、全國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邱燕分別擔任講座主講人,我院各師范類專業(yè)學生和泉州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部分教師參加。
徐國裕給師生代表近160人作題為《特級教師成長之路》的報告,他結合自身經歷與感悟闡明堅守初心與夢想的重要性,并贈予聽眾“翔”“功”二字及其深厚蘊意以示激勵,倡導大家端正心態(tài),做好教育接班人。楊良春給學生們帶來了題為《自智數學:構建學習新生態(tài)》的報告,他通過分析“自智教學的背景意蘊”展開討論,并以《角的度量》這一課程為例,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指出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轉化”這一數學思想,引導聽眾運用同化、順應進行教學。他還從課堂基本架構、課堂基本程序兩個方面進行講解“自智教學的學習方式”,并強調“自助”“助學”兩個關鍵,鼓勵學生自主研學,提出“情景化”“問題化”“活動化”的助學策略。蔡鳳梅給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們帶來了題為《鄉(xiāng)村特級教師成長之路》的報告,她從“廣學”“礪行”“共勉”三個方面講述自身教學歷程,分享自己閱讀經歷,提出要反思教學缺點、積累經驗、提高能力、端正教育行為,她還通過自身實例說明尋找教學平臺、爭取交流機會、加入團隊并分享教育思考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多與名師交流,實現共同進步。邱燕為師生代表近60人作題為《教學名師成長之路》的報告,她通過電影《老師好》引入講座主題――遇見,并分享自己人生中重要的幾次遇見,她還介紹自己參加教學比賽的經歷,通過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詳細分析所獲得的經驗和教訓,重點介紹教學中三把金鑰匙:“讀懂孩子”“讀懂教材”“重視團隊力量”。
“學而講堂”學術講座是教育科學學院滿足師范生個性發(fā)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本次系列講座,為師范生提供了一次面對面向特級教師、教學名師學習的機會,通過了解特級教師和教學名師的成長經歷,讓師范生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職業(yè)志向,為師范生未來的發(fā)展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這對于師范生的茁壯成長和個性發(fā)展,將起到具體指導與榜樣激勵的作用,也為師范生今后的職業(yè)發(fā)展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礎。
(記者 王玲燕 陳思萍 林美秀 黃新婷)
徐國裕結合自身經歷與感悟闡明堅守初心與夢想的重要性(王竹雨 攝)
楊良春引導聽眾運用同化、順應進行教學(王竹雨 攝)
蔡鳳梅講述自身教學歷程(肖枝玉 攝)
現場觀眾認真聽講(肖枝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