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黨員組織關系,是指黨員對黨的基層組織的隸屬關系。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黨員組織關系包括正式組織關系和臨時組織關系,轉移正式組織關系需開具“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轉移臨時組織關系需開“黨員證明信”。狹義上的黨員組織關系特指正式組織關系。在一般情況下.當我們說加強黨員組織關系管理時,用的是廣義;當我們說轉移黨員組織關系時,用的是狹義。按照黨章規(guī)定,每個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支部、小組或其他特定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內(nèi)外群眾的監(jiān)督。申請入黨的人一經(jīng)批準入黨,接收其入黨的黨組織就把其編入黨的基層組織,從此就確定了他的組織關系。黨員的組織關系一經(jīng)確定,黨員就可以而且必須參加該組織的生活,積極完成組織分配的工作。在通常情況下,黨員的組織關系與行政關系應當一致。
2、如何接轉組織關系?
(1)黨員調(diào)出(進)時應及時通過組織部接轉組織關系,不得拖延;新生入學后,應及時將新生黨員的材料送交組織部審核。
(2)對已就業(yè)的畢業(yè)生黨員,應將其組織關系及時轉到所在單位黨組織;畢業(yè)生黨員在落實工作單位過程中將人事關系和檔案材料等暫時寄存在縣以上政府人事(勞動)部門所屬的人才交流服務機構的,可將其組織關系轉至上述機構;對一時還不能落實工作單位的,可將其組織關系轉至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鄉(xiāng)鎮(zhèn)黨組織,并要求其參加當?shù)攸h組織的組織生活,履行黨員的權利和義務。
3、對發(fā)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黨組織對發(fā)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的主要內(nèi)容是: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態(tài)度;本人的政治歷史和在重大政治斗爭中的表現(xiàn);本人入學以來的綜合表現(xiàn)。直系親屬和與本人關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情況等。直系親屬和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情況,主要是指父母、愛人、子女和撫養(yǎng)其成長的親屬,以及聯(lián)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面貌、職業(yè)、政治表現(xiàn)及其與本人的關系等。對于同本人沒有或很少聯(lián)系、影響不大的非直系親屬,可不列入政治審查的范圍。
4、發(fā)展對象未經(jīng)上級黨組織審查同意,黨支部能否讓其填寫《入黨志愿書》?
填寫《入黨志愿書》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讓發(fā)展對象填寫《入黨志愿書》的前提是,發(fā)展對象已經(jīng)具備了黨員條件,并已事先征得上級黨組織同意。這是保證發(fā)展黨員質(zhì)量的必要措施,也可以避免填寫了《入黨志愿書》卻因條件不成熟或有些情況不清楚未被上級黨組織批準,而給發(fā)展對象造成思想負擔的情況。填寫《入黨志愿書》已經(jīng)是履行入黨手續(xù)的開始,因此,就應當按照黨章和有關接收黨員程序的各項規(guī)定辦理。所以未經(jīng)上級黨組織同意,不要讓發(fā)展對象填寫《入黨志愿書》。
5、接收預備黨員時,黨支部向?qū)W院黨委申報審批的個人材料應包括哪些?
基層黨支部應選送下列主要材料:1、入黨申請書;2、入黨積極分子考察表;3、思想?yún)R報;4、自傳;5、黨校成績單;6、政審材料;7、黨內(nèi)外座談記錄及總結;8、入黨志愿書;9、學年成績單(學生)。
6、怎樣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教育?
(1)黨支部指定1—2名黨員做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對他們進行幫助,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入黨積極分子在申請入黨前后,一般會有許多思想問題。特別是少數(shù)申請入黨時間較長的入黨積極分子,在黨組織發(fā)展其他同志入黨以后,思想往往容易產(chǎn)生一些情緒和想法,黨支部要通過談心等方式,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解開思想疙瘩,提高覺悟,克服缺點,不斷創(chuàng)造條件。
(2)吸收入黨積極分子參加發(fā)展黨員的支部黨員大會、新黨員的入黨宣誓大會和其他一些黨的活動。
(3)分配一定的社會工作,提出要求,觀察他們的表現(xiàn),并檢查完成的情況和給予必要的幫助指導。
(4)要求入黨積極分子經(jīng)常向黨組織匯報思想和學習工作情況。
(5)組織上黨課以及參加黨校培訓。
7、怎樣進行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
(1)日??疾?。即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考察??赏ㄟ^談話和聽取入黨積極分子匯報,了解他們的思想;也可以向群眾了解積極分子的一貫表現(xiàn)和在關鍵時刻的表現(xiàn)。
(2)任務考察。即有意識地分配給積極分子一些工作和任務,或要求他組織一些活動,提出具體要求,觀察其表現(xiàn)。
(3)活動考察。即吸收積極分子參加黨的一些活動,了解他們的心得體會、思想反映。
(4)寫實考察。即定期對積極分子進行考察寫實,主要內(nèi)容是積極分子近期的思想、工作、學習情況??疾鞂憣嵰庖娨话阌膳囵B(yǎng)人提出,黨小組和黨支部討論確定,并填入寫實登記表。
(5)關鍵考察。即觀察和了解積極分子在關鍵時刻和大是大非面前的態(tài)度和行動,這種關鍵時刻往往能深刻地反映出積極分子的覺悟程度。
8、入黨時間從何算起、如何計算黨齡?
黨員的入黨時間是從支部大會通過他為預備黨員之日算起。
所謂黨齡,是指成為正式黨員的年齡,是預備黨員轉正后經(jīng)過的年數(shù)。黨員的黨齡,應從預備期滿轉為正式黨員之日算起。被延長預備期的,其黨齡從延長預備期滿后被批準轉為正式黨員之日算起。
9、什么叫“三會一課”制度?為什么必須堅持“三會一課”制度?
三會一課”是指: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黨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三會一課”制度是黨的基層支部應當堅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嚴格黨員管理、加強黨員教育的重要制度。
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對于加強黨支部建設,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力、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具有重要作用。黨支部通過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可以經(jīng)常組織黨員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時事政治和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黨員素質(zhì)和工作水平,從而使黨員更加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更好地完成黨的各項工作任務。同時,黨員定期討論支部工作,有利于發(fā)展黨內(nèi)民主,總結工作經(jīng)驗,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使黨組織和黨員更好地接受批評和監(jiān)督;可以使黨員經(jīng)常受到黨性教育,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優(yōu)良作風教育,從而在生產(chǎn)、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堅持“三會一課”制度需要注意不斷改進內(nèi)容和形式,注重質(zhì)量,防止流于形式。
10、什么樣的黨員可以當入黨介紹人?
對入黨申請人情況比較了解的,具備行使黨員權利的中共正式黨員可以當入黨介紹人。入黨介紹人一般由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擔任。不宜約請親屬作自己的入黨介紹人。特殊情況下,如發(fā)展對象所在單位黨支部沒有符合條件的正式黨員時,也可以由其上級黨組織范圍內(nèi)的其他支部正式黨員擔任,但不宜由不同支部的黨員擔任同一申請入黨人的入黨介紹人。
預備黨員不能做入黨介紹人;受留黨察看處分尚未恢復黨員權利,或尚在暫緩登記期間的黨員,不能做入黨介紹人。
11、討論發(fā)展黨員的支部黨員大會的會后工作有哪些?
支部黨員大會討論通過入黨申請人為預備黨員之后,支部委員會要將大會的決議加以綜合整理,認真負責地在其《入黨志愿書》上填寫“支部大會通過接收申請人為預備黨員的決議”。支部黨員大會決議的內(nèi)容,主要根據(jù)黨員條件,扼要地說明入黨申請人對黨的認識和思想、學習、工作表現(xiàn),支部黨員大會對申請人入黨的意見,通過決議的情況;寫清支部在冊、實到、缺席黨員人數(shù),到會黨員中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數(shù),同意吸收、不同意吸收、棄權的黨員數(shù);最后寫明通過決議的日期(年、月、日),并由黨支部書記簽名蓋章,然后把《入黨志愿書》、申請書、政審意見、調(diào)查材料,積極分子寫實材料及其他材料整理好,報上級黨委審批。上級黨委審查批準后,黨支部應及時告知預備黨員本人,并安排其參加黨支部、黨小組的組織生活。
12、討論發(fā)展黨員的支部黨員大會有哪些程序?
發(fā)展黨員工作是黨的建設中的一項經(jīng)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增強黨組織活力、實現(xiàn)黨的政治任務的一項重要措施。黨支部接收預備黨員時,必須經(jīng)過支部黨員大會討論,作出決議,報上級黨委審查批準。
討論接收新黨員的支部黨員大會,一般由支部書記主持。大會的一般程序是:
(1)會議主持人報告出席會議黨員人數(shù);
(2)入黨申請人向大會匯報自己對黨的認識、入黨動機、本人履歷,讀《入黨志愿書》,以及需向黨組織說明的問題;
(3)介紹人介紹入黨申請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自己對入黨申請人的意見;
(4)支部委員會匯報對入黨申請人培養(yǎng)過程、政審情況及對其入黨的意見;
(5)組織到會黨員進行討論。討論中,如黨員提出不清楚的問題,介紹人或支部委員會要給予說明,必要時入黨申請人也可以作出說明;
(6)進行表決。支部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采取舉手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贊成人數(shù)超過半數(shù),才能通過接收預備黨員的決議。因故不能到會的黨員正式向支部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統(tǒng)計在票數(shù)內(nèi);
(7)入黨申請人表態(tài);
(8)積極分子代表發(fā)言,自由發(fā)言;
(9)支部書記總結、提出要求等;
(10)閉會。
13、討論預備黨員轉正的支部黨員大會程序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預備黨員預備期滿,黨支部應當及時召開支部黨員大會討論預備黨員轉正的問題。
討論預備黨員轉正的支部大會的程序是:
(1)申請轉正的預備黨員匯報自己在預備期間的表現(xiàn),肯定成績和進步,找出缺點和不足。如犯有錯誤,應作出深刻的檢查,如有其他問題,也要向黨組織說清楚。同時表明自己對轉正問題的態(tài)度和今后的決心。
(2)黨小組介紹預備黨員在預備期間的學習、思想、工作情況和小組意見;支部委員會介紹對預備黨員的教育、考察情況,預備黨員在預備期的表現(xiàn),有哪些優(yōu)點、缺點或其他問題,指出今后努力方向。提出對他能否轉為正式黨員的意見。
(3)組織黨員進行充分討論,在此基礎上,有表決權的黨員采取舉手的方式進行正式表決,按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作出同意轉正或延長預備期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決議。如預備黨員對支部黨員大會作出的延長預備期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決議有不同意見,應該允許本人申辯。
召開支部大會前,支部委員會要召開委員會議,對預備黨員能否轉正進行認真審查。審查時主要是根據(jù)預備黨員提出的轉正申請、黨小組提出的醞釀討論意見以及黨內(nèi)外群眾的反映,對照黨員條件,研究提出預備黨員在預備期的表現(xiàn)、支部教育考察工作情況及其能否轉為正式黨員的意見。做好這些準備工作之后,即可確定召開支部黨員大會的時間,并提前通知參加會議的人員。
支部黨員大會結束后,支部委員會要將支部大會決議填入預備黨員的《入黨志愿書》,支部書記簽字蓋章后,寫明年月日。支部黨員大會決議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預備黨員在預備期間的表現(xiàn)(如討論延長預備期的黨員轉正問題,要寫明支部黨員大會討論通過延長預備期時所指出的錯誤的改正情況),支部黨員大會討論的情況,對預備黨員的意見,表決情況與表決結果。然后將預備黨員的《入黨志愿書》、轉正申請報告、預備黨員考察表等,一并報送上級黨委審批。上級黨委審批后,要及時向本人和支部全體黨員公布。
討論預備黨員轉正應注意的主要事項是:
(1)要按期討論預備黨員轉正問題,不能無故拖延。即使對預備期滿尚不具備正式黨員條件的同志,也不能拖延。即使對預備期滿尚不具備正式黨員條件的同志,也不能用拖延的辦法代替延長預備期,對于因組織原因,沒有能按期召開黨員大會討論其轉正問題的已經(jīng)具備正式黨員條件的黨員,應作按期轉正處理。
(2)要嚴格按照黨章關于預備黨員轉正條件的規(guī)定辦事。即對認真履行黨員義務,具備黨員條件的,應當按期轉為正式黨員;需要繼續(xù)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長預備期,但不能超過一年;不履行黨員義務,確實不具備黨員條件的,應當取消預備黨員資格。
(3)支部黨員大會討論預備黨員轉正問題時,預備黨員本人必須參加。如果本人因故不能出席,應延期討論。預備黨員的入黨介紹人因故不能出席會議,支部大會可以照常討論其轉正問題。
14、為什么入黨積極分子要經(jīng)過一年以上的培養(yǎng)、教育,才能列為發(fā)展對象?
入黨積極分子必須經(jīng)過一年以上的培養(yǎng)、教育才能被黨組織列為發(fā)展對象,這是總結了發(fā)展黨員工作的經(jīng)驗、教訓,研究入黨積極分子成熟的一般規(guī)律,并經(jīng)過不少地方的黨組織多年實踐,被證明了的保證發(fā)展黨員質(zhì)量的有效措施。
申請入黨人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后,黨組織要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以及黨的基本知識和黨的基本路線的教育,使他們懂得黨的性質(zhì)、綱領、指導思想、宗旨、任務、紀律,明確黨員的義務和權利;要幫助入黨積極分子端正入黨動機,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確立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信念;要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認真考察。要做到這些,沒有一年以上的時間是不可能的。所以,為保證發(fā)展黨員質(zhì)量,從經(jīng)過一年以上培養(yǎng)、教育、考察的入黨積極分子中選擇發(fā)展對象是非常必要的。
15、為什么支部大會表決接收新黨員時入黨申請人不必退席?
因為支部大會討論一個同志入黨,不管討論或是最后表決,都是對這個同志的一次深刻的教育。申請入黨的同志應該參加,以接受支部大會的審查,聽取支部和黨員對自己的意見,回答大家提出來的問題。要教育黨員出以公心,堅持黨的原則,正確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利,對黨對同志都要實事求是,認真負責;要教育入黨申請人嚴格要求自己,虛心聽取大家的意見,特別要正確對待對自己入黨有不同意見的同志。
16、怎樣作好黨支部會議記錄?
為了便于黨支部本身和上級黨委檢查黨支部決議貫徹執(zhí)行的情況,凡是召開支部黨員大會和黨支部委員會,都應認真作好記錄,其內(nèi)容應包括:會議名稱;開會時間;會議議題;出席、缺席及列席人姓名;主持會議者;每個人的發(fā)言;有哪些不同意見和爭論;會議決議;記錄人姓名。記錄本用完后要編目錄,注明起用和截止時間,妥為保管。
17、支部黨員大會有哪些任務和程序?
支部黨員大會是由黨支部委員會召集,支部全體黨員參加的會議。一般每3個月召開一次。支部黨員大會由支部書記主持。支部書記不在時,由副書記或支部委員主持。根據(jù)會議內(nèi)容,有時可以吸收非黨干部或入黨積極分子列席會議。
支部黨員大會的主要任務是:
(1)傳達、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的指示、決議,制訂本支部貫徹落實的計劃、措施;
(2)定期聽取和討論支部委員會的工作報告,對支部委員會的工作進行審查和監(jiān)督;
(3)討論接收新黨員和預備黨員轉正,討論決定對黨員的表彰和處分;
(4)選舉支部委員會和出席上級黨代表大會的代表;
(5)討論決定其它應由支部黨員大會討論決定的重要問題。
支部黨員大會的程序是:
(1)選定議題,提前通知。在支部黨員大會召開之前,支部委員會應根據(jù)上級黨組織的指示和工作需要,確定好黨員大會的議題。議題要主題明確,中心突出。議題確定后,要圍繞中心議題搞好調(diào)查研究,提出初步意見和方案,為會議作好充分準備。準備工作完成后,要責成專人將會議的內(nèi)容、要求、議程、時間、地點等事項,提前通知全體黨員;
(2)報告黨員出缺席情況,宣布開會。會議主持人在清點與會人員后,向大會報告支部黨員總數(shù)(其中正式黨員數(shù),預備黨員數(shù))、實到會黨員數(shù)(其中正式黨員數(shù),預備黨員數(shù))、因各種原因缺席人數(shù),說明到會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超過支部所有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的半數(shù)(改選黨支部委員會的會議,有選舉權的到會人數(shù)應超過應到會人數(shù)的五分之四),可以開會。然后宣布開會;
(3)會議要認真進行討論,作出決議。支部黨員大會要按預定的程序進行,要充分發(fā)揮黨內(nèi)民主。為了便于支部黨員大會進行討論或作出決定,支部委員會可以先提出意見或方案,然后組織黨員圍繞中心議題,進行認真地討論。經(jīng)過與會黨員充分討論后,對需要作出決議的事情,必須按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進行表決,作出決定。
支部黨員大會要指定專人做好記錄。記錄人一般由組織委員或其他委員擔任。對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黨員出缺席情況、中心議題、主持人、黨員發(fā)言要點、討論中提出的不同意見、會上作出的決議等,都要記錄,會后歸檔。